第01版
摘要:   本报讯 10月28日,2018年GCHERA世界农业奖颁奖典礼在南京农业大学举行。来自西非加纳共和国加纳大学的埃里克·意仁基·丹夸教授和来自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拉坦·莱尔教授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1-06
摘要:   10月24至27日,第十九届世界食品科技大会在印度孟买召开。会议期间,国际食品科学院(IAFoST)举办了2018年新晋院士颁奖典礼,国际食品科学院执行主席、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Pa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1-12
摘要:   10月28日下午,在“GCHERA世界农业奖”颁奖典礼期间,“一带一路”农业科教合作论坛在我校国际交流中心举行。论坛旨在贯彻落实中央和农业农村部关于“一带一路”农业合作的总体部署,围绕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1-06
摘要:  编者按:2018年10月30日,《南京农业大学报》第900期。南农校报创刊于1952年11月;六十年代国家困难时期曾停止出版;1983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复刊。  &nb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1-12
第02版
摘要:    10月20日,我校首届校友返校日系列活动在卫岗校区举行。来自世界各地、毕业于不同年代的校友共300多人参加活动。    上午9点,首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1-12
摘要:    “无数次想到母校那排梧桐树,期望着见到恩师,也为母校的发展点赞。”农学院首届学生陈建华,从昨晚踏上北京到南京的高铁时,就想象着今天和同学、老师见面的场景。 &nb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1-12
摘要:那年入校,主楼有电教室没配电脑先生总是粉笔板书,工整或潦草记不清课后有没有作业、记不清请假要不要假条我当过一回课代表,叫动物学课代表某天返校,说教动物学的高老师已不在了还记得她老人家的笑,记得爱蚯蚓,记得活动板房前疯长的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1-12
摘要:   从南京站坐车,经过富贵山隧道,拐过明故宫,穿过梧桐茂密的中山门大街,我又站在了南京农业大学的门口。记忆好似倒叙的电影般慢慢将时光逆转,一切宛如10年前的模样,一切却又变了模样。&nbs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1-06
摘要:    10月20日,南京农业大学116周年校庆纪念日,同时也迎来了首个“校友返校日”。首个“校友返校日”,近300名校友报名,从天南海北汇聚到熟悉的“卫岗1号”,犹如满天繁星,瞬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1-06
第03版
摘要:弹指四十年,书香翰墨,桃李芬芳我是一棵树,立在校园的一角看学子,看慈师,听书音,听鸟鸣 春天满园春色,百花斗艳,芳草萋萋鸟儿的欢声笑语中流露着母校的润物无争我开满了花,深深浅浅满树的花和少年们一起笑着,闹着&n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1-06
摘要:   2018年初春,一个普通的周末,我随父亲去奶奶家里。整理壁柜时,我发现一只旧皮箱。我说扔了吧?父亲说,这是你爷爷的遗物。带着一丝好奇,我打开了它:一本清华大学校友通迅录,几十封书信,一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1-06
摘要:   近年来,公益如同雨后春笋破土般地风行各个高校,公益俨然成了一种流行事物受到大肆追捧。不仅有许多企业、基金会为校园公益社团提供资金支持,还有许多热心同学积极地参与各项公益活动。公益领域一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1-06
摘要:   裹挟了盛夏时节未曾褪尽的些许暑气,预演着初冬之际尚未迎来的风雪寂寥,秋,是一条意味深长的过渡线。所谓“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鸿雁来宾之时,才算入了深秋,而此时应季独开的菊无疑为素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1-06
摘要:    二十三年前的一个深夜,先生博士后出站作为引进人才来到南农当教师。总务处的一位陈师傅带着两位研究生开车前去车站接我们一家三口。研究生手里拿着的《南京农业大学报》是迎接我们的标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1-07
第04版
摘要:   张绍铃,二级教授,博导,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代农业(梨)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南京农业大学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果树学重点学科点点长。迄今已培养博士后及留学生7名,博士60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1-06
摘要:   胡萝卜除了橙色还有紫色、黄色、白色,番茄、辣椒等蔬菜都可以做盆栽……10月24日,我校园艺学院首届创新创业成果展开幕,数十个项目令人大开眼界。  成果展上,一堆五颜六色的胡萝卜吸引了众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1-06
摘要:   董文阳,2008年入学南农动医本科,2013年入学南农预防兽医系微生物组硕士,2016年开始在法国巴斯德研究所攻读微生物学博士。    在我本科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