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托党建为支部“铸魂”让党员“生根”

    依托党建为支部“铸魂”让党员“生根”记“全国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创建单位植保学院植病系研究生一支部 既有坚强有力的组织建设,又有顶天立地的科研成果;一边是几乎人手一篇国际高水平文章,一边是显微镜下也有浪漫的支部活动和家国情怀……2018年底,我校植保学院植病系研究生一支部获评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创建单位,为这个兼具一流业务水平和“硬核”支部建设的研究生党支部,贴上闪亮的标签。 植病系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在籍党员51人(包含支部书记老师1名),研究生党员全部来自卵菌与真菌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植物与疫霉互作实验室以及作物疫病基因组学实验室三个实验室。是什么给这个支部带来了党建、科研双丰收?“样板支部”有哪些值得挖掘的工作经验和“秘籍”?记者带着好奇走访了植病系研究生一支部。 依托党建练“内功”:党性修养和业务水平双提升 “不光有‘秘籍’,还有‘宝典’!”为了解答记者的疑问,现任支部书记王燕老师“献宝”地拿出红、蓝封皮两本书。 实验验证对于科研工作的推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包括实验步骤和数据在内的实验经验对于科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支部研究生导师郑小波教授,多年来坚持将实验经验积累记录在实验室的“实验手册”上,这本蓝色封面的实验手册,能细到每个步骤的进展和数据的不同会产生什么样的试验结果,对整天“浸泡”在实验室的科研人来说简直就是“蓝宝书”。在郑老师的影响下,一支部的党员师生自觉地定期将自己的实验经验续写在“小蓝书”上,效仿着这位老前辈和老党员的无私与奉献。经过几届师生的努力,这本“小蓝书”不仅为实验室实验效率的提高立下了汗马功劳,甚至吸引了校外的同行前来“取经”“寻宝”…… 王燕告诉记者,照着“小蓝书”的思路,一支部还创建了党建工作的“小红书”。学院教师党员经常跟支部成员分享经验体会:从事农业领域的基础性研究,要能吃苦耐劳,要有敢闯敢拼的精神,还要能经常面对挫折和失败。王燕说:“如果说把科研业务水平的提高看成‘练功’的话,那么,学院党委一直以来就把学院的党建当成是党的科研人的‘内功’”。 为了扎扎实实练好党建的“内功”,支部在发展党员时,就坚持政治素质第一,兼顾科研等综合表现,支部每个党员都具备较强的组织性和党性,支部这本“小红书”,记录了从“三会一课”到“两学一做”,从上级党委的重要精神到支部民主生活的具体内容,从组织生活到党日活动,从党员培训到制度建设,到支部党建工作建设的点点滴滴。 支部副书记、博士生司杰瑞告诉记者,“小红书”就是支部建设的“功夫秘籍”,它把支部建设的工作具象起来、串联起来,大家可以经常对照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和党员干部的实践,对照自己对党的要求贯彻是否到位、举措推进是否及时、计划目标是否实现。此外,支部通过组织生活等形式,打通几个实验室之间的联系通道,以党内生活为依托,促进师生党员共同学习党的理论,共同修炼党性修养,共同促进业务工作,用党建的“内功”推动支部党员的业务提升,是支部近年来快速成长的秘籍。 科研也能“反哺”党建:党建活动和业务活动双融合 一支部前任书记张海峰教授,是一位科研上有想法,党建上有心思的青年科研工作者和党务工作者。在一支部,他从研究生成长为教师和教授,亲历了一支部对青年科研人在道德修养、党性修养和业务培养中的点滴。他深切地感受到科研工作的展示度、识别度高,对好奇求知的年轻人有与生俱来的吸引力和号召力。 “我们几个支部委员常常问自己,我们的专业能为党建工作做什么?”对于科学家来说,最习惯的可能就是创新,科研的创新头脑也能碰撞出党建工作方式创新的火花,2019年春天,在研究生一支部的倡议下,植保学院党委举办了爱国爱党为主题的微观摄影大赛。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支部的学生党员每天都和疫霉菌、腐霉菌、稻瘟菌、小麦赤霉菌打交道。策划活动的时候,党员们纷纷建议以自己最熟悉的研究对象“病原菌”图为基础,用PS等方式,创作了一幅幅美轮美奂的正能量作品,迎风飘扬的旗帜、直上云霄的“奔月少年”……展现“病原菌”的另一种趣味和浪漫,既有文艺范儿又有教育性,赢得了青年大学生的喜爱和好评。 此外,一支部党员参与到“植物医院”的建设中,研究生党员利用“病虫害宣传卡片”为居民们介绍植物日常养护注意事项,居民们还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病原物和害虫,亲身体验“把脉问诊”,还能现场领取南农大教授团队研发的“微生物菌剂”,给家中绿植施肥抗病,既服务了市民,又丰富了学生党员的实践累积。如今,一支部定期参与植物医院的“常规问诊”,定期安排研究生党员值班,到附近社区“出诊”。 创新党建育人模式:党员非党员双培养 支部建设和日常工作中,植病系研究生一支部创造性开展“四帮三说两活动一汇报”的4321模式,打造了支部建设的示范性样本。支部通过各种方式鼓励研究生党员时时关注身边学业、生活、心理、就业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多方位开帮扶活动。针对新生入学迷茫期,邀请王源超、张正光等教授开展了学术道德和学科教育座谈会;模范党员们通过“南农植保”“南农研究生”等微信公众号,为南农学子们答疑解惑,引领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研究生合理规划学业和生活。针对二年级学生独立科研阶段,邀请董莎萌、张美祥等青年教师指导研究生文献阅读、实验方法和文献写作。针对毕业年级学生面临毕业和就业双压力阶段,支部积极开展谈心谈话、简历指导、模拟面试等活动,帮助毕业生发现自身优势,增强就业能力。 在党支部的组织和发动下,每位支部成员都积极参与并向非党员宣传展示“说”出支部活动开展、支委微党课。“植物医院义诊”“我与博士面对面”“十九大和两会知识竞赛”“青年与国”微观摄影比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纪念与传承”南农植保口述史》等面向广大研究生的主题实践活动和专题学习活动,调动起青年人积极投身科研、服务社会的热情。 为了总结工作经验,巩固思想成果,支部还要求党员和其他青年学生在学习教育活动过程中至少提交一篇思想汇报,总结阶段性的科研、学习和思想方面的进步与不足。 依托党建练“内功”,植病系研究生一支部成员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近年来,支部中研究生党员张盛培、钟凯丽和黄杰、刘昕宇先后获校长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党员尹梓屹等4人获江苏省优秀博士生,魏云、马家新等5人获江苏省优秀硕士毕业生……一个由53名研究生组成的支部,其中获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江苏省优秀博士毕业生、江苏省优秀硕士毕业生、校级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20余人次。 王燕告诉记者,研究生一支部和学院多年的党建工作经验证明,科研人要形成更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建和党性修养是这支队伍的“魂”和“根”,只有扎扎实实练好党建的“内功”,才能为支部建设“筑魂”,让党员“生根”。

  • 全面助力“双一流” 国际合作谱新篇

    全面助力“双一流” 国际合作谱新篇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5年回顾 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紧密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以“提质增效”为核心,将国际化的传统优势和发展新思路、新理念相结合,推动国际化水平提升迈出重要步伐。 国际合作网络持续优化 “一带一路”布局初步形成 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学校“双一流”建设工作实际,持续深化与原有战略合作伙伴的实质性学术交流,大力拓展与东欧、东南亚、非洲、拉美的新合作伙伴的人文交流,学校国际合作网络得到持续优化。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建立正式合作关系的境外院校和单位数增至131个,增长率达70%。截至2018年9月,我校已经与33个国家和地区的195所高校、科研院所、政府机构、社会组织签订了合作协议,在已有的国际合作资源基础上,持续优化和提升学校国际合作网络的全球布局。 进一步加强与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瓦赫宁根大学、康奈尔大学、埃格顿大学等传统合作伙伴的学术交流,推动与波兰波兹南生命科学大学、俄罗斯国立农业大学、泰国农业大学、印尼玛琅国立大学、莫桑比克蒙德拉内大学、巴西圣保罗大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合作伙伴的交流与合作,“一带一路”布局初步形成。 国际合作交流纵深推进 “走出去”“引进来”双向发力 学校积极配合国家外交战略,发挥学科优势,与非洲和东盟国家高校保持了长期卓有成效的合作。全球首个农业特色孔子学院建设成绩显著,获国家领导肯定。学校与肯尼亚埃格顿大学合作申报的“中肯作物分子生物学联合实验室”获得科技部批准并投入运行,“中-肯农业科技园区”启动建设。2014年,学校获外交部和教育部批准建立“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2017年,学校首批入选农业部“农业对外合作科技支撑与人才培训基地”。五年来,学校在教育援外、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外交战略的工作中有效提升了国际影响力和国际显示度。自学校与全球农业与生命科学高等教育联盟协会(GCHERA)合作设立“世界农业奖”以来,已连续开展六届世界农业奖的评选和颁发,为国际影响力提升起到积极助推作用。 外国专家项目数量和经费持续增长。五年来共获各类聘专项目557项,项目经费年均超1000万元、增长率达10%。新增4个“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项目”),学校“111”项目总数达到7个,在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同时,外国专家的层次和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五年来,聘请含40多位外籍院士在内的境外专家2700余人次。来访专家中,来自国外高水平大学、研究院所的副教授以上专家达85%。 国际科研合作显著拓展 研究平台建设成果丰硕 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积极打造世界一流、国际化、跨学科科研合作平台。2014年,学校与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共建“全球健康联合研究中心”,在此基础上与瓦赫宁根大学、康奈尔大学达成相关学科的合作意向,2017年成功获批建立“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国际联合实验室”。2016年起,学校与密西根州立大学正式建立合作关系,两校随后在粮食生产、气候变化、资源与环境等领域达成合作意向,于2017年底发起成立多边、开放的“亚洲农业研究中心”合作平台。2018年,学校先后与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诺丁汉大学、亚伯大学、洛桑试验站、法国国家农业科学研究院、德国于希利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达成合作意向,建立中英、中法、中德植物表型组学联合研究中心。 2018年启动“国际合作能力提增计划”,设立“国际合作培育项目”和“国别研究专项”。经征集遴选评审,5项亚洲农业研究中心联合研究项目(第二期)、13项中欧合作交流专项、5项中非合作交流专项和5项国别研究专项子项目获得立项资助,资助金额310万元。 五年来,共有教育部“亚洲区域合作专项资金”“促进与美大地区科研合作与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王宽诚教育基金会资助项目”等10项国际合作项目获批立项,累计获得项目经费172万元。获美国农业部“农业与食品研究计划竞争项目”等境外国际合作项目11项,项目经费约400万元。 国际人才培养全面深化 合作办学模式创新发展 五年来,学校持续优化整合长短期赴境外交流学习项目,创新管理与服务模式,进一步健全了出国留学“选、派、管、回、用”的工作机制。在加强与海外名校合作交流的同时整合校、院、学科三级奖学金资源,“学生交流基金”使用结构得到优化,学生交流专项金额以及执行率逐年提高,协助并配套资助的学院级赴境外交流团组数持续增长,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派出人数逐年增加。2014年至今,学校共派出教师2003人次、派出学生2908人次,师生出访人次分别年均增长14%、17%。 五年来,国际学生教育数量逐年稳步快速增长,国际学历生、国际研究生人数增长超150%。长短期国际学生来自世界五大洲80多个国家,其中包括3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呈现出“国别多、类别全、专业广、层次高”等特点。国际学生奖学金资助渠道多样,形成了“多渠道招生、多元化投入、多层次培养”的国际学生教育培养模式。 积极探索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中外合作办学新范式。2016年,学校与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正式达成共建联合学院的合作意向,致力于培养中美两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青年领导人才、开展跨学科科研合作和科技推广。双方提出“以一流人才培养支撑高水平科研合作,以两校联合学院带动多边学术交流”的创新理念,旨在探索中外合作办学新思路、新模式,打造具备示范性意义的合作办学机构。日前,联合学院设立已获教育部正式批准,对推进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助力“双一流”建设意义重大。学院鲜明的学科专业特色与办学新模式,还将填补我国涉农领域合作办学机构的空白。